关灯
护眼
字体: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155)

作者: 愤怒之翼 阅读记录

丁扬是第一次来北京,不管是前世还是后世,真正的第一次到北京。由于其本人对于郁达夫先生描述的北平秋天的魅力描写,强烈建议代表团到苏州胡同找个四合院居住。

北平的高校地处圆明园一带,而苏州胡同则在东城根东交民巷老使馆区一带,两处横穿北京城,相当的不方便。不过,大家都同意丁扬的建议,四合院啊!来自后世的人无不有厚重的怨念。

租住的四合院里东郊民巷不远,是一处风格完全老北京的院子。原来的是南方某个盐商的避暑的院子,后来子孙不肖,卖给了当地人,用来出租。

代表团中的一名机械领域专家马斯强,是后世清华机械方向博士,读书的时候就喜欢拿着相机到处找四合院拍照片,时常感叹四合院的凋零。这次有机会深度领略四合院的魅力,当然不会错过这种发挥机会,给代表团成员做起了四合院文化深度领略专家级讲解员。这种能把一扇门说出花来的本事,甚至连唐剑行这种新型老北京都被忽悠的一愣愣的,更不用说丁扬这种入门级的菜鸟。

足足两天,大家都花在体念游上面,工作的事情,只能让老北京唐剑行自己去跑,跟当地政府交涉,与学校约定访问日期,以及其他相关准备。

丁扬他们则体验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直到所有人都被讨厌的秋蝉唱到神经衰弱,没玩没了的槐花弄得大家皮肤过敏,发现牵牛花也就是牵牛花。大家这才提议搬到北大附近找个好点的宾馆去住。

----

北大东校门,蒋校长带着三个学院的老大在校门相迎唐剑行一行。

说实话,有这种超级待遇,唐剑行三十万水洋的赞助功不可没。要知道,此时的北大,财政情况极端恶劣,政府多次拖欠拨款,教师也只能勒紧裤子过日子。想起每个月需要支付的近五万大洋工资和费用,蒋梦麟校长愁的夜不能寐。

南京政府教育部下达的大四学年的学生,一体迁至南洋学习实习的命令,各高校都是持观望态度的。

不过,前几天唐剑行的先期拜访北大,让蒋梦麟校长心情变得极端舒畅,不仅小唐赞助三十万大洋,而且详细给蒋校长介绍了特区政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的便利条件。

蒋梦麟校长以为这个办法若能实行,北大的各种财政压力迎刃而解,唯一让他心存顾虑的是,特区那边的师资情况。毕竟学校承担着“定标准,立问题”的责任,以培养学生“科学之精神”。

理学院长刘树杞瞧着两辆福特车过来,精神一振,说道:“蒋校长,他们来了。”

文学院长胡适也伸了伸脖子,微笑道:“果然是实力雄厚,蒋校长啥时候也给我们配上车啊。”

蒋梦麟笑道:“不远了,不远了,等我退休,你就有了。”

法学院长周炳琳则问道:“校长,南洋大学要我们把毕业班迁至南洋到底是何意?”

蒋梦麟道:“不知其用意,此事,既然是政府担保,于我们学校是有益的。”

周炳琳则说道:“还是问清楚的好。”

两辆福特在东门停住,唐剑行一行陆续走出车子。

“蒋校长,胡院长、刘院长、周院长劳烦各位久候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驻南京办事处的主任丁扬。”

丁扬跟四大BOSS鞠了一躬,作为见面礼节,唬的北大四位大佬连连表示不敢当。不过,对特区的好感变得显而易见。

随后,唐剑行还介绍了随行的九位代表团教授。

机械领域专家马斯强教授、医学领域专家令其昌教授、地质学领域专家谷阳教授、物理领域专家郑宇教授、化学领域专家邓三强教授、数学领域专家杨阳教授、管理领域专家江继伟教授、生物领域专家郭本清教授、法学领域专家陈际泰教授(特区常委)。

很显然这是一支以理学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唯一与文学院沾点边的是管理学领域。这让文学院的院长胡适教授多少有点不舒服。

胡适问江继伟教授道:“江教授,不知管理是何科学?”

江继伟明白他的意思,胡适的文学院里并没有这个学科,事实上,管理学也跟文学院没多大关系,按后世的学科分类,管理学也是理学的门类。

不过,江继伟本人对胡适是比较尊敬的,也没有说出比较冲的话。而是解释道:“胡先生,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涉及行为科学、系统工程、关系管理,这门学科中的决策论、博弈论、运筹学能为国民经济运行、国家管理、军事战争等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

胡适听到这些解释,完全愣了,江继伟提到的一些术语和专业,胡适几乎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光从字面理解,这门学科应该是非常重要的科学。

蒋校长见胡适都吃了憋,也不敢多问,连忙请各位代表到学校参观。私下里,朝理学院的刘院长吩咐,请理学院的各个专家都来陪客人。当然也有考校代表团真才实学的意思。

北大在蒋梦麟的主持下,理学院还是有很多能人的,参观过程中,数学系的冯祖荀、江泽涵、胡潜济教授;物理系的饶毓泰、朱物华、周同庆、张宗燧、吴大猷教授;化学系的曾昭抡、刘楚青、刘云浦教授;地质系的李四光教授;生物系的张景、雍克昌、胡先骑教授,相续出现在参观队伍之中。

在蒋校长的受益之下,挨个挨个分学科考校代表团的专家。刚开始北大的教授们还咄咄逼人,一副要让代表团专家下不了台的架势。不过,半个小时不到,这些大名鼎鼎的教授,在专家面前一律自称学生了。

这种极端的变化,引起了蒋校长、胡适等震惊。他们非常清楚各个学科的教授都是怎样的个性,要是不能在学术上说服他们,就算是拿着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也不可能让他们放下身段。

这些教授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本身也是国外著名大学的博士以上学者,比国外的专家差不到哪里去。

可现在的表现,完全表明,这些教授完全被特区的专家征服了。末明湖边,只见特区的专家站着夸夸奇谈,北大的教授如往日的学子一般恭敬地坐在草地上认真的听讲。

后来,连胡适也被江继伟的管理学吸引,拿出笔记认真的听写。

到最后,连校长大人也坐到生物领域专家郭本清教授正在讲座的“水稻产量与杂交稻种、化肥的关系。”蒋校长本身是美国加州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听到老本行最先进的理念,那还是时间照应唐剑行和丁扬。自顾自的拿着笔记本认真听讲。

丁扬看着满地教授听讲,无人搭理两人的现状,无语的说道:“唐哥,这叫啥事啊。”

唐剑行笑道:“丁扬,要不你现场开设一门国际政治学,保证胡适教授给你拉来很多听众。”

“叉,我这种水平就不忽悠人了。唐哥,你看着他们,我去北大转转,这里可是我曾经梦中的圣殿,得了了这个心愿。”

上一篇:夺命神枪手 下一篇:我有花,你有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