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女首富(592)

周秋萍直接看王主任:“麻烦您告诉他,你们信用社现在卖国库券是多少钱?”

王主任都不好意思了:“75块。”

嗐,这个事情搞的。早知道这样,他就不多事了。实在是熟人托熟人,磨不过情面。

陶老板年纪比周秋萍还小两岁,就能够一出手便几十上百万的,那做买卖是相当能拉得下脸。

他苦苦哀求:“周经理你就帮帮忙呐,我这也是小本经营,很不容易的。彩电到了我手上,我还得想办法卖出去呢。”

周秋萍点点头,退了一步:“既然你也知道海城的国库券是75块,那你总得留给我们的兄弟一口饭吃吧。7折,这已经是最低的了,其他的就不要说话。80台彩电,想要优惠名额的人太多了,我们是真的不在乎。”

陶老板在心里算了笔账,7折的国库券买下彩电,他也有赚的。总比拖着国库券去海城来的强。

现在这么乱,上个月他去山东,结果碰上大学生坐在铁轨上,整个火车全都停了。他拎着一包现金,在车上差点没被逼疯掉。

从那以后,他对坐火车都要有心理阴影了。

算了,还不晓得要闹到什么时候。他不如老老实实地把手上的国库券换成钱,然后先放银行吧。

只是从8折变成7折,意味着他又要多掏43,000的国库券。算了算了,少挣点就少挣点吧,赶紧先把货拿到手再说。

陶老板借用了电话,他手下的兄弟直接把343,000的国库券给送来了。

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陶老板自己找了车,直接拖走了80台彩电。

王主任看着对方潇洒的身影,一时间感慨万千。

周秋萍直接冲他呵呵笑:“怎么样?说给你们最优惠,那肯定是优惠的。”

王主任又不是傻的,国库券当成7折还是8折用,一台彩电,中间能差四五百块呢。况且现在海城的国库券都是75折。人家的确是削减了利润在做这买卖。

他咬咬牙,下定了决心:“再来10台,周经理,我要30台。”

不就是多跑跑多宣传吗?他们板桥供销社的东西难道只卖给板桥人民?蠢不蠢啊。把县城的人引过来,照样做生意。

周秋萍叹了口气,勉为其难道:“行吧,行吧,说好了这个月都给你们供货的,我不能说话不算话。”

王主任心中大喜,琢磨着回去得赶紧通知老伙计。千万别慢半拍,像陶老板这种厉害角色多了去。万一到时候你80台我100台的,□□人家才多少优惠名额?全被抢光了。

哎哎哎,真是亏呀。他怎么引狼入室?把陶老板给领来了。

王主任唯一能够安慰自己的就是,像陶老板这种善于钻营的人,即便没他,也能找到其他门路到周经理面前来。

彩电仓库的管理员看到不过短短一个礼拜的时间,这位周经理又带人过来了,不由得目瞪口呆。

对,他们要的货不多,两边加在一起不过110台。比起当初成千上万往外面拖彩电的辉煌时候,简直没办法看。

但从3月份到现在,春天都过完了,她是唯一一个带人过来买彩电的人啊。

其他的单位,都是把彩电退回头,因为嫌占了他们的仓库。

管理员当机立断,立刻吩咐徒弟去找程厂长。

这么好的兆头,绝对可喜可贺。

眼下销售是大事,厂长十分重视。听说又有彩电卖出去了,虽然只有110台,但他还是匆忙赶来。

一家供销社要110台,140多家供销社,那就是15,000多台呀。起码能消耗掉1/10都不止的库存。

最重要的是这才过了一个礼拜的时间,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努努力,两三个月清了库存都不成问题。

周秋萍开口打击已经开始浮想联翩的程厂长:“哪有那么简单,供销社的销售能力有限,能够卖出两三千台就已经很好了。”

其实她当然相信居民的购买力。而且她相信不管是县城还是省城的人,当发现农村的彩电比在城里买实际上更便宜时,他们会一点也不嫌弃地跑到农村供销社去购买。

到那个时候,销售额会相当惊人。

只是,她手上的现金有限,15万台彩电,即便刨除提成,按85%拿到手,那也需要38,250万资金。

她没那么多钱,后面肯定无法依靠使用国库券的方法来变相降价了。

第218章 另辟蹊径(捉虫)

各家供销社的顾客购买力大致相当, 销售情况自然也就大差不差。

周秋萍将国库券锁进邮局保险柜,回了家,还没琢磨好晚饭吃什么, 家里电话机就响了。

大家跟约好了似的, 陆陆续续打电话过来,核心思想只有一个, 那就是还能不能要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