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女首富(593)

虽然众人的销售状况不尽相同, 有人已经差不多卖光了,有人才销售了一半。但大家都信心十足,自觉起码再消耗个二三十台不是问题。

周秋萍十分怀疑是板桥供销社的王主任跟大家通风报信了,不然这些人怎么行动如此统一。

不过看破不说破,她还是为难了一番,才勉强答应了众人的请求。因为人家已经拿板桥供销社举例子了。都是一块做生意的, 为什么要厚此薄彼, 给板桥不管他们?

“行, 但我丑话说在前面。这种优惠肯定是有限制的,不可能源源不断地给。我也要跟上级汇报的, 等到上级同意之后才能定下来。”

供销社主任们就嘻嘻哈哈, 一顶接着一顶的给她戴高帽子, 表示只要她出马,绝对马到成功。

周秋萍都要笑了。

难怪人人都爱听好话,即便她知道对方是在拍她的马屁, 但她依然感觉很舒服呀。

难怪自古昏君多。她这才哪到哪呀?都被夸得轻飘飘的了。真位高权重的人,天天身边都有人追捧着。即便放个屁, 一堆人都会情真意切的夸奖这屁与众不同, 别具一格, 实乃天下第一好屁。

这么一想, 身居高位的人犯蠢的那样情真意切似乎也不足为奇了。因为周围人都说他是对的呀。三人成虎,时间久了,他自然也就认为自己特别厉害了。

周秋萍打断了对方的彩虹屁:“行了,我只能说我尽量。”

萍乡供销社的吴主任哈哈大笑:“我差点忘了件事儿,还有卡拉OK机吗?我这边还想再要一台。”

其实他完全可以自己联系军工厂。对方留了名片,上面有销售员的联系方式。

不过80年代的人有个特点,就是凡是喜欢找熟人。好像必须得有熟人当中人,办起事情来才踏实。

周秋萍笑道:“怎么你们镇上哪个厂里想要卡拉OK机了?”

当初她将卡拉OK设备推销给供销社的时候,就存了以供销社为据点,引起镇上居民注意,从而让乡镇企业兴起主动购买卡拉OK设备的心。

因为他们也有接待任务呀。这年代做买卖,吃喝玩乐一条龙,谁都难以幸免。

没想到吴主任却否定了:“不是厂里,是我们下面一个村的养鸡大王。嗐,他不稀罕跟别人排队,准备自己买一台,天天在家唱。”

这位养鸡大王算是萍乡第一个万元户,当初还上过报纸。他很有经济头脑,在分田到户之前,就偷偷摸摸养了不少鸡。后来政策一放宽,他迅速扩大了养殖规模,抓住了红利期,早在83年的时候,就成了万元户。

这些年发展下来,大家偷偷估摸着,人家绝对早就不只是万元户了。

养鸡大王喜欢唱歌,到供销社买烟的时候看到卡拉OK机就着迷了。

他不缺钱,又没吃喝嫖赌抽的恶习,一晚上掏个10块20块点歌唱,实在是小意思。

供销社是欢迎这种客人啊,掏钱掏得大方。

然而其他顾客却烦死这家伙了。大家都排队呢,即便只能唱一首,好歹也能过过瘾。

结果他一买就是10首20首歌,其他人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轮得上唱?一天两天还好说,时间一久,矛盾就大了。

说起来,别看对城里人来说,到乡镇一级别就是绝对的乡下。但对他们自己而言,镇上人和村里人又截然不同。前者在后者面前天然具有优越感。现在后者压了前者一头,矛盾能不大吗?

养鸡大王被挤兑了好几回,一怒之下直接拍板表示要把卡拉OK机买回家。他又不差这点钱。他家冰箱彩电都有,早就买了。

吴主任当然不能把供销社的卡拉OK机给他带走,但答应了对方,立刻从城里进卡拉OK机。

“那个,他家就有彩电,所以他只想要这个唱歌的部分,电视机不想买,你看成吗?其实我劝过他的,家里有两台电视,一台专门看一台专门用来唱歌,不是更方便。可这家伙唱歌的时候大方,这种时候又抠得要死。”

周秋萍心道,这不是抠,而是没必要。

她笑着点头答应:“没问题,我给李工打电话吧。你来拖彩电的时候,顺便把卡拉OK机带回去。”

挂了电话,她还是止不住笑。

原本她以为家庭卡拉OK设备起码得等商品房占据市场主流之后才会成为现实。

因为以现在的住房条件,除非你家是将军楼或者是政府的头头脑脑,有独门大院住着。否则谁家弄个卡拉OK机,都绝对是被人骂死的命。

事实证明,还是她想差了。

城里住房的确紧张,但农村现在的情况要好很多。人家宅基地大呀,人家就是盖不起楼房盖平房,盖瓦房,那也比城里一家祖孙三代挤在鸽子笼里来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