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瓶邪同人)旧朝遗事(18)

作者: 鱼团团 阅读记录

吴三省先笑了:“你也不用给小邪开脱,你们生意人自然精明得很。此话虽然不错,但是历来仿画,总是少了自然多了拘束。就算笔力超然,也被禁锢住了,无法施展。这样说来,画自然还是下品。”

张起灵低头称是。

吴三省又感慨道:“想来这世间,能书擅画者何止千万,真正成名者凤毛麟角。可见无人赏识,也是无用。”

张起灵明白吴三省指的是什么。眼看三年孝期将满,或许某日就来了一纸公文。吴三省总归是要继续在官海沉浮的,苦也好,乐也罢,如人饮水。这些和他张起灵并没有太大关系。

唯一刺痛他的,是三年。

如今吴邪年纪已经不小,再不成亲,真的不像话了。他自己何尝不是这样过来的,虽然家中已无高堂,自己能做自己的主,却堵不住坊间的一张张嘴。论起私下里说他的那些话,他其实无甚在意。但是,有个吴邪在,又不得不谨慎。

他从未这么累过。又要对得起自己的心,也对得起他的心。

——“簌簌无风花自堕,我思君处君思我。”

第十三章

这几年,吴邪在家里呆着,虽然依旧读书,却再未赴过考场。八股文早都生疏了,本乡贤达的文章倒看了不少。才慢慢体会到,生活是远远在功名之上的,尚有无数的意趣等着他。

齐先生就是张起灵带来吴家的。齐先生来自临江府,祖传的烧窑手艺,他专攻瓷塑。当朝的风气就是如此,一切都求个奢华精细,齐先生凭借一身好手艺,久负盛名。做出来的东西也往往千金难求,也成了手艺人争相效仿的对象。

但齐先生天性偏是个不拘束的人。眼见当地制瓷也发达,往往他做出个什么样子,不出半月便到处皆是,总归是心中不平顺。早年间便和张家打过交道,此次趁了张起灵来临江收货,收拾了家当,一并登船离岸而去,希望寻个新窑口,再做一番事业。

吴邪对齐先生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想起当年造园子的汪大师,也不知道如今在哪里。但齐先生又比汪大师有趣。他和张起灵年纪差不多,张起灵叫他“齐兄”,他便还一礼,嘴里说“张兄”,可抬头又冲吴邪挤挤眼睛。

原来他眼睛是有疾的,自己说是患了雀目,夜里便看不太清东西。但是他的雕工又几乎天成,吴邪看了简直难以置信,心里便佩服得紧。加上他本身就爱这些东西,当下便要拜师傅,学做瓷。

齐先生哪里敢收他。且不说他本就没打算常住,吴邪这样的公子哥他也见过,兴致有了玩几天,从来是不当真的。但他低估了吴邪的倔劲,等到真的被缠得无法了,在张起灵面前诉苦。哪里想到,这个还向着那个说话。

齐先生无法,最后只好松口,教可以,但是不可四处去说。且只教些皮毛手艺。真正的雕刻技法,是密而不传的。

吴邪陪着笑,道:“够了够了,能烧出几只瓷盏就行。”

因不是正经拜师,也没行大礼。但总归是个礼,还是要正经拜一拜祖师爷。论起拜什么,齐先生说拜女娲。

吴邪和张起灵皆是一愣,问道:“何故要拜女娲?”

齐先生说:“当年女娲补天,用了三万五千块石头,炼出五色石,才平了天下大乱。你看我们烧窑,平常的土石进去,在炉中炼制,流光异彩的器物出来,可不是和女娲所做一般?”

两人第一次听到如此说法,竟不知如何驳他。

待拜起来,又真的像那么回事了。在张起灵家的侧院,中堂挂了幅女娲画像,也不知道从何处淘换来的。堂前红烛点了一双,供品摆了几样,无非是点心米糕什么的。齐先生因是师,坐了上首。

那两人却还在堂中戳着,齐先生看了便笑,嘴里打趣道:“你俩这架势,还准备拜个堂不成?”

谁知说者无意,听者却心惊。吴邪“唰”地便红了脸。张起灵倒是镇定,走到齐师傅下首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先是拜了拜女娲像,然后又拜了师傅。张起灵勉强算个长辈,也受了一拜。敬了师傅一杯茶,三人又将桌上的供品分吃了,也算是礼成。

吴邪吃完还念叨:“今日的糕忒粘牙,下次别买这家。田家巷口的那家就很好……”

齐先生就笑:“祖宗,你可不要难为我了,这一次就够了,万不要再有下次了。”

如此,师又不像师,徒又不像徒。

白鹤园里靠近竹林的地方,辟出了一个角,盖了座小小的窑炉。外间就地取材,两间竹棚,茅草苫顶,就算是完工了。

孝期过了没多久,朝廷一纸文书,吴三省回京上任。吴邪父亲年纪大了,索性辞官在家。因此,无事了也来园子里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