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瓶邪同人)旧朝遗事(19)

作者: 鱼团团 阅读记录

从竹林里出来,远远地就听见两个人在说话,说什么也听不清楚。待走近了,一个人迎上来,一开始没注意,仔细一看才发现是自己儿子。

头上包着布巾,穿件短褂,裤腿也是挽着的,难怪老爷子认不出来,乍一看来还以为是院中的杂役。人也黑了些,并不像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少爷。

后面跟出来一个人,随着吴邪拱手问安。吴老爷仔细一瞧,后面这人倒是一身长衫,容长的脸,想必是齐先生。看上去样貌比吴邪大不了多少,竟然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师了。

吴老爷由齐先生陪着,在窑场里四处看了看。疑惑地问齐先生:“如今制瓷已经半月有余,怎未见一件成品。”

齐先生笑道:“老爷有所不知,这制瓷,从采石开始,直到入窑烧坯,先后有一十六道工序,如今所做的,才仅仅是淘练泥土而已。”

“怎么,此地的土,不宜烧造吗?”

“那倒也未必。一地一品,就如定窑出白瓷,汝窑釉里青,钧窑釉色带红,官窑又青中带粉。盖是土质不同,烧出的瓷器自然各有千秋。”齐先生答道。

吴老爷沉吟道:“如此,何不从产地运土来烧?”

齐先生说:“运土倒不是难事,但是水土水土,本就相得益彰,我只怕是运回了土,却离了当地的水调和,做出的东西,也必然是不像的。”

吴老爷点点头:“是这么个道理。这样说来,如今这样用本地水土烧造,还未可知出来个什么结果,又不知是怎样的造化了。果真是天工开物,不可揣测。”

齐先生含笑称是。

吴老爷看了一圈,又叮嘱了吴邪几句,才出了窑场。正是午后,四下里都静悄悄的。因着快入秋,连蝉声都静了下去。他如今才觉得活得有滋味了些,当年一日日在官场中煎熬着,说不出的苦闷。皇上又久居深宫,渐渐地连朝都不上了。再想想那些做首辅的,有几个得了好下场!真真高处不胜寒!可这话又不可与外人道。

他也算老来得子。吴家人丁并不兴旺,老二是早都言明此生不娶的,三省早年间娶过一房,少年夫妻,鹣鲽情深,却偏是个苦命的,过门三年便撒手人寰,甚至未留下一男半女。吴三省深受打击,从此立誓此生不再娶亲,也是他如今投身宦海不愿回头的原因。

吴家或许只得这一个后人了。

他如今已没什么可求的,若是吴邪此生平安一世,便是他最大的安慰了。

第十四章

夏日里,塘里的荷花都开了。

绿伞一般的荷叶,中间高高擎着一朵朵的花。王公子来了园子几次,看了窑场,不知怎么对了齐先生的路数,其后便总能见那两人在一处斗嘴。

那还是知道热的,白日里两人都缩在凉亭中吃茶下棋聊天。齐先生本就瘦,却偏爱黑衣。那王公子,生得胖就罢了,却整日里一身白袍。两人坐在一处,那情景,煞是……好看。

此时的湖心,一丝风也没有。莲动之处,原是一艘采菱船。因小船吃水深,菱角又连汤带水的,吴邪和张起灵皆脱了鞋袜,却也凉快。

菱角还未熟透,极嫩。吴邪坐在船中,指挥着撑船的人。张起灵戴着一顶斗笠,果真如船工一般。

“你从哪里又寻来这个?都旧了。”

张起灵在船头撑篙,闻言转过来说:“不是你找来的?”

是他们少年时的玩笑。吴邪偏爱吃菱角,总说他日若落魄,守着半亩荷塘,夏吃菱角冬吃藕,更有清香伴入眠,真是人生乐事。

那时,建起了园子,菱角初熟之时两人便来摘过。那时年纪小,又爱玩,寻来了这顶斗笠,便偏要他戴上。

莲叶时不时划过吴邪的脸。他偏着头,说:“那时候的玩笑话,你莫要当真。”隔了一会儿,又说:“堂堂的张家族长,在这里撑船。传出去又不好听。你那个叔父,真是不好相与。”

“那又如何?”张起灵熟练地转身,换了个方向,“盛极必衰,我张家总有败落一日。就做个摆渡人也不错。”

“你又说什么……”吴邪猛地站起来,船身剧烈地摇了两下,他只好又坐下,才说,“就算真有那么一天,还有我……们吴家。”

张起灵摇了摇头。

吴邪急了,恨不得一颗心剖出来给那人看。那人却还不信,只觉得自己百口莫辨似的。

“前几日我娘叫我,又是提亲之事。你说我如何答!如今连守孝的借口都用不成了。你以为我日日躲在园子里是好玩?”吴邪倒豆子般说了一串,最后的声音逐渐低了,“我是实在没有地方可去了。”

张起灵手一抖。

他又如何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