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465)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安华的猜测没有错误。

这几个老师傅,在下班前找到安国强,约了一起聚餐。然后下班的铃声一响,几个人就一起去到停车场,直接堵在孙海的吉普车前。

从办公室出来,孙海正在跟儿子孙凯说着话。结果,看到这几个老伙计等在停车场。就知道他们的来意。

孙海索性让孙凯先回家,然后带着这些老伙计。一行人走路前往离运输公司不远,新开的一家饭店。

这家饭店主要服务的人群就是运输公司的职工跟家属,以及周边的居民。现在见孙海这个运输公司的主任带着司机过来,立刻热情地上去招呼。

众人在包厢坐好后,一开始也没说其他。大家心情很好地吃吃喝喝,十分热闹。等到酒足饭饱过后,带头司机终于进入了正题。

“老孙,今天安华说的加工资的事情。你这边有把握吗?”

这人说完后,另一个人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咱们都多年的兄弟了。给我们一个准话吧!”

孙海被这几人问得有点开不了口。他能说啥。他也就是国营运输公司的主任而已。这工资的定额跟发放,他是没有权利更改的。

这几人跟孙海是多年的朋友关系,一看孙海的表情,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安国强在边上看得焦心,不由地劝道:“这事儿,说到底,老孙没有决定权。他也想给咱们司机争取权益的。”

“我们倒是没什么所谓。反正都跑了那么多年车,眼见着就要退休。刚刚那问题,其实也不是我们想问的。只是其他司机一直闹腾着,我们哥几个索性找老孙问个清楚明白而已。”

在场的这七八个人,驾龄最少都有20多年,多的都有30年。他们现在的任务比较轻松。偶尔还会被市交通局邀请去给新人当教练员。所以,他们的日子,受到外界经济变化冲击比较小。但是,其他司机就不一样了。

“老孙、老安,别的不说,就这外头的私人货车。你们知道现在有多少吗?私营小作坊基本上都是找这些私车的。还有那种搞批发,也爱找这些私人货车运货。这是为什么?还不是那些老板只要撒钱,就可以马上安排上货吗?咱们国营的车队,却不能搞这一套。接到的单子再多,也没人给咱们司机撒钱。长期这样下去,你们以为车队的司机还有几个能愿意的。”

这个问题把运输队最近的内部矛盾点了出来。这也是安华最为担心的地方。她已经有预感,有些司机估计要去跑私车了。

而饭店包厢这边,对话还在继续。只是,孙海自己也不能阻止司机们各谋前程。说到底,人家要真想赚钱,不要这铁饭碗,他难道还能强压着人不成。

这一顿饭到最后,弄得十分压抑。

晚上8点多,当安华看到安国强满脸严肃地回家后,心里隐隐有了些微担忧。

“爸,不是说跟老朋友吃饭吗?怎么……”

黄晓梅也看了丈夫一眼,担心问道:“是哪家出事了吗?”

安国强摇摇头,看看安华跟黄晓梅,把今天饭桌上的谈话说了出来。

安华听完后,一点儿也不意外。

“爸,你别想那么多。这事儿,没人能管得到。”除非,给司机们更大的利益。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安华回到隔壁纪家后,刚好看到两个孩子,正拉着纪明城要讲故事。孩子睡觉的时间是晚上8点多。两人现在乖乖躺在床上,正等着爸爸讲故事。

安华看到这一幕,心里暖洋洋的。刚刚那点对车队事情的烦闷渐渐消散。

不过,到了晚上,两夫妻一起躺在床上的时候,纪明城还是担心地问安华发生什么事情了。

安华在他怀里换了个位子,把车队最近发生的事情都说出了出来。重点就是很多司机发现,跑私车能比留在车队,赚到更多的钱。

纪明城听完后,倒是笑了起来:“他们要是真相丢掉这铁饭碗,就不会过来找你跟孙主任了。这事儿,估摸着应该是有几个想去跑私车的。但是,绝大部分的人不会舍得自己这个铁饭碗。”

安华不是这里土生土长,没办法完全理解铁饭碗的意义。但是,对于这个年代的大部分人来说,目前搞个体户、小摊贩仍然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工作。铁饭碗,有时候比金钱更加重要。

“反正你可以留意那些家里最着急用钱的。那些人估计会跟你申请停薪留职,然后去外面跑私车。”

安华听到这里,也明白了纪明城的意思。

这时候的私人大货车车队,其实说到底,也是挂靠在公家单位名下的。因为这时候的道路运输还没有出台私人运营的相关政策。所有那些实际上的私人车队,其实都是挂靠在国营单位的名下。然后,每年给挂靠单位交一笔管理费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