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466)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明城,要是我也去外头搞个私人车队。你觉得怎样?”

黑暗中,纪明城看到安华的双眼忽然放出十分动人的光芒。他不由地搂紧了怀中的人,点点头:“你要真想干就去干。记得注意安全就行了。我手里的钱都在你那里,如果要搞一个自己的车队,记得别省钱。”

安华一听到这不带思索的回答,心里一阵甜滋滋的。也就是纪明城,才能在她还是运输队的队长时,就有这个魄力支持自己创办一个车队。安华十分高兴。不过,她有自己的计划。车队是要搞,不过还不到时候。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面,事情果然跟预想中的差不多。

孙海递交给上级部门的调整工资草案被驳回了。司机们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十分不满。只是,这种决定,跟公司的领导没有任何关系。司机们还算理性,没人找安华跟孙海他们的茬。

不过这样一来,事情就回到了原点。

然后,慢慢地,有司机开始请假不出任务。安华知道这几个请假的人,不是身体不舒服,而是请假,去外头的私人车队接单。这种私人车队,是有自己的货车。外面的司机要在他们这里接单,车队提供柴油跟货车。而司机提供自己的技术。跑一趟,能拿到运费的六成。

就这六成,也是很大的一笔收入了。

据说这样子跑车一个月,赚到的钱比运输公司发的要多好几倍。

这几个司机也不敢请假很长时间,基本上是一周请两天假的频率。安华担心有别的司机也学他们来这一招。所以,不得不找这几个司机谈话。

办公室里,四个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司机,把安华这小小的办公室,挤得满满当当。

安华看着这四个司机,大概都在40岁左右。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她明白这些人想多赚钱的心思。但是,这样时不时请假,十分扰乱车队的正常排单工作。而且,这种操作久了的话,肯定有司机会跟着来这一招。

“先坐下来。你们都知道我为什么叫你们进来谈话吧!”

四人有点拘谨地坐下来,齐齐看向安华。

从这些人的眼中,安华只看到坚定两个字。她已经明白,这些人不会放弃在外头跑私车。

“安队长,如果车队可以跟二公司那样,我们完成任务后,把车子给我们跑一趟私人运输的话。我们就不会这样三天两头请假。”说话的司机正是那位之前在派单大厅宣传二公司美好的老黄。

这位老黄,在车队专门跑去两湖地界的长途单。在专线运营方面,是个人才。而其他三个人,都是跟着他一起跑两湖的司机。

安华知道,他们这个小车队是团结起来了。

“车队的货车是公家财产,只能用于公家的运输工作。你要是借车是用来给亲戚朋友搬家的,那么我会审批。但是,如果是想用公家的大货车,跑货运赚钱到自己的口袋。那么,不好意思了,这事儿我是不能同意的。”

安华这话说得十分斩钉截铁。

公家的货车,那就不能用于私人用途。而且,如果这些司机,偷偷用公家的货车接私人运输单。要是中途出了车祸,这责任谁来担?这时候的私人运输,有时候就连运输委托单都不会填写。司机就像一个工具人一样开车。出了车祸后,损坏的货车没人能担责任。司机受伤,更加没人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这就是安华对货车管理十分严格的重要原因。

说句不好听,这些司机的抗风险能力很差。要是用公家的车,跑了私人的货。这车祸的责任,那只能司机自己担责。但是,车祸一出,这些司机能有几个担得起这种责任?

安华不喜欢这些司机,把眼睛盯着这么点小利润,而忽略了自身的安全。

不过,老黄这些大老粗显然不懂安华的用心良苦。他们只知道,这两年倒腾到的那些小物件,赚的钱没有以前多了。很少有人找他们带货了。司机的工资一点儿也没增加,工作量却加大。跑私车又不给。安华简直就想要断他们的财路一般。

安华一眼就能看到这四个人情绪的波动。不紧不慢地继续道:“你们的困难,单位都知道。但是,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管得到。叫你们过来,不是想着批评你们。是想问问你们的意见。要不就以后别请假,按照以前那样出车干活。别动不动就请假。要不,就干脆在单位办个停薪留职。然后安心去私人车队跑车。”

安华的话已经算是仁尽义至。要是这四个人还不肯收敛自己的动作。下一步,安华就要找交通监察部门的人过来清算。

好在,这四个人也不是死脑筋。最后小声商议一番过后,同意办理停薪留职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