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人民服务[快穿](869)+番外

嘉宾柯柯:我觉得你们对苏联的评价太低了。苏联很强大,八一军演的时候,整个欧洲都吓死了。据我所知,当时我们国家日子也不好过。甚至有集团军扛48小时,然后自行突围。这48个小时内,不要指望有任何援军。

嘉宾小瑞:没有人否认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虽然最后这场冷战,赢家是美国。但单论军事实力,美国其实应该不是巅峰时期苏联的对手。可一个四肢发达的人,如果脑袋犯糊涂。那么不用别人动手,他自己先撞墙上去了。

嘉宾小航:估计是伏特加喝多了,酒瘾太重。

众人笑。

主持人:说到伏特加的话题,我又想到了秸秆制作乙醇。小瑞同学,如果我们的调查资料没错的话,你应该认识提出方案并用半生时间推广的田蓝教授吧。

嘉宾小瑞:认识啊,我也管她叫田姥姥。因为田教授和陈教授跟我外公外婆是朋友,我外公当时跟他们一块儿都在赵家沟插队。包括三八红旗手吴秀芳奶奶,全国劳模胡长荣爷爷,他们全是插友。

嘉宾小航:那我国最早的女宇航员赵小飞阿姨呢,也是同一批的知青吗?

嘉宾小瑞:不是,赵小飞阿姨就是土生土长的赵家沟人,她和金融大佬赵英阿姨小时候是邻居。

主持人:这样说起来赵家沟人才辈出啊。

嘉宾小瑞:当然了。虽然放在全国来说,襄阳公社的名气更大。但公社最早发达,还是从赵家沟开始的。那时候高粱壳子酿酒、玉米芯子和秸秆以及山芋粉渣制糖是田蓝教授在赵家沟最先开始搞的。后来因为需求量太大,一个大队根本没办法扛住订单,所以就发展到了全公社。再往后,其他几个公社也加入进来了,到后面全县都搞这个。他们县的造酒厂都问他们买蒸馏出来的酒精,就现在也很有名的果酒,当时就是这样起来的。

嘉宾小航:笑,向阳公社有名不是为这个啊,应该是因为电视机吧。我听说第一台神奇的电视机就是我国著名的船舰专家陈立恒教授制造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嘉宾小瑞:不是。这个是以讹传讹,真正的第一人是造大飞机的唐院士。当时他还处于劳改状态,不过因为县领导关照,向阳公社的领导也惜才,就同意将他调到公社中学当老师。

嘉宾小航:他为什么造电视机?

嘉宾小瑞:因为孤独啊。那时候交通各方面都很不方便。你想获得外界信息,要么靠收音机要么靠报纸。报纸不用说,公社中学的老师工资很低,没那闲钱订报纸。可光靠广播的话,又相当单调。他自己就组装了一台电视机。后来改革开放了,陈教授为了给知青点挣更多的钱,除了组装拖拉机卖之外,就是想卖电视机。刚好他自己也会组装电视,所以他就找了唐院士帮忙。因为他和田教授一直把“为人民服务”当成座右铭,所以他也贴在电视机上了。后来就莫名其妙,出现了神奇的外挂。

嘉宾秋秋:大佬就是大佬啊,心理素质可真强。当时他们就没吓到吗?那么多高科技。

嘉宾小瑞:没人会吓到啊。那个时候已经有电视大学了,县城都有电视大学的办学点。他们看到电视上的内容,第一反应就是收到电大的台呗。谁也没当回事。我外公外婆说,当时大家特别高兴,觉得机会好难得。那个时候电大非常紧俏,你想进去学习,不仅需要单位推荐,还要经过考试,录取率也很低。大家都说既然可以在家自己学,那也不纠结了。因为这个,那会儿电视机卖的特别好。我国的彩电事业之所以在很短的几年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也是因为这事儿。

嘉宾秋秋:为什么强调彩电?

嘉宾小航:那还用说呀,肯定是因为彩电看上去更清楚,才方便大家学习。

嘉宾小瑞:对,当时我国特地花钱从日本进口的彩电生产线,就是为了大规模生产彩电。那几年录像机和彩电真的是发展的特别快,其他家用电器比方说洗衣机冰箱之类的,反倒是集体退避三舍。大家把有限的资源全花在电视机学习上了。

嘉宾秋秋:哦,所以小康的标准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变成了电灯电视?我奶奶还说80年代他们就小康了,原来是这样判断的。

嘉宾小航:那他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电视机非同寻常的呢?

嘉宾小瑞:我外婆很早就意识到了。她是医生,特别爱追根问底,察觉到不一样之后,她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后他们终于肯定,他们的确造出了不一样的电视机。

主持人:哎呀,不好意思,时间又到了。至于这神奇的电视机究竟带来了多少惊喜,我们明晚再聊吧。各位观众朋友们,晚安,明晚同一时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