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245)

一起撤走的有七万多户。军户,因为连年征战,都是人丁单薄,一家三五口人顶天了,有些人口多的家庭,也都是近些年生下来的孩子。商户、地主都是小有家资、家里人口众多,即便是遣散仆从,还有那种世代跟着主家,离了主家没有活路的。如此一来,要走的,竟有四五十万之众。

这么多的人,只能分批撤离,且沿途郡县也都得知会到。

卫国公见到四万清郡精锐全撤了,换成新兵顶上,赶紧去打听怎么回事,之后匆匆赶到清郡找到沐真打听什么情况。一郡之地,传了几百年的祖业,能卖?弄死赖瑭才是正理儿。

这事到清郡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沐真直说:“赖瑾在清郡的产业都卖给了赖瑭,叫我把族人迁去边郡。”

卫国公整个人又一次呆住,脑子里第一想法是,弄死赖瑭一支也不能舍弃祖业啊。

可赖瑾舍了!赖瑾让了爵位 ,也让了祖业,就为了不愿兄弟相争?

不过话说回来,赖瑾那是真有本事的,连草原都能占稳,派人把战马拉到京城卖了五百匹给太子。人家自己能挣大前程,不屑于跟兄弟争。

瞧赖瑾打博英郡侯跟忠义伯跟打什么似的,若是叫赖瑾来守东安关,战事早完了吧。哪至于几郡源源不断地投进去。

他转念一想,成国公二人把赖瑭当继承人养了十几年,有了嫡子后,都还留赖瑭,是个厚道的。瞧赖瑾所作所为,也是重情义有担当有本事的。

卫国公对沐真说:“我那次子,你是见过的,一把子岁数了,还没看过草原是什么样子。他的文韬武略虽不是很出众,但让他上阵杀敌,亦是一把好手。”去草原跟赖瑾谋前程,比耗在东安关强多了。

这一下轮到沐真呆住,愣愣地看着卫国公。

第104章

老贾到东安关赖瑭那里送完信, 便马不停蹄地赶到清郡。

清郡离边郡远,路上的损耗大,再加上东安关有战事, 正是需要粮食物资的时候, 因此赖瑾从来没有动过他在清郡的产出,就是想着哪天粮食告急的时候,前线可以随时调用。

老贾作为老仆, 对于兄弟二人之间的事, 没有资格去议论什么,要做的就是办好差事。

他赶到清郡时,沐真已经回来了。

虽说赖瑾继承了家业,产业都过契到他名下,但实际打理产业的人还是沐真的人。不要说老贾,就算是赖瑾来, 也是两眼一抹黑, 连个管事都不认识。想要调粮食布帛等物资走,没有沐真发话, 一块瓦都拿不走。

在老成国公致仕让爵前, 尚郡的粮食调度、稳后方等事情,都是由沐真在操持。老贾瞧着如今这势头, 猜测沐真老夫人很可能已经把整个成国公府的产业都交给了赖瑭。

老贾到了清郡,先到沐府拜见沐真。将军让他回来拉粮食物资走,他要是不把东西拉回去, 交不了差。即便老夫人要拦着,怎么也得有老夫人的亲笔书信才行。

沐真让他暂时住下, 且等几日, 然后将老贾安排到客院。

老贾诚惶诚恐, 连称不敢。

他家在爷爷那一辈时,家里也是有些田产,吃喝不愁的,遇到天灾、兵祸,地里颗粮无收,到处都在打仗抢粮,为了求个栖身庇护之所,举家卖身到尚郡郡守府,也就是如今的成国公府。

他家从爷爷那一辈起,到他,三代为奴,直到后来去到瑾公子身边,国公给他提了藉,从奴藉变成良藉,成为瑾公子身边的贴身仆人。他这样出身的下人,哪敢住客院。

沐真说:“让你住,你就住,你待赖瑾如何,我瞧得见。”

老贾心下动容,连叩几个响头,这才跟着大管家去到客院。他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没敢随意走动,老老实实地带着护卫们在客院住下,不敢随意走动。

沐府的客院极大,最近往来的人非常多,每座院子都住满了人,偶尔还能听到旁边院子起争执,甚至还听到有人叫嚷要去宰了赖瑭,又叫人劝下。

老贾从零零碎碎听来的只言片语中,觉察到大公子的举动已经触怒沐氏一族。

他住了三天后,沐真把他叫到前院。

前院里坐满了人,瞧那通身气度,一看就是非官即将。他们大部分人虽然身着常服,但通过腰带、靴子、腰间的印章、衣服上的绣饰还是能看出来历的。

老贾悄悄一扫,发现仅县令、县尉就有二十多人,掌握一郡实权的郡尉、功曹、粮曹、兵曹、游击等亦都在。这些人的面容、气质,亦都有相似之处。

他见状,便已然明白,沐氏一族的身兼要职的人,只怕都在这里了。老夫人叫他等几日,想必就是等到他们从各县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