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682)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即便如此,这种炮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难以机动。

改进后的炮仅重140斤,十分轻便,平常就只放在车上或者骡马背上,跟随者军队移动。此外,还设置了照门准星用来瞄准,每门火炮装火炮8两,使用大铅弹一枚重三斤,小铅弹一百枚重3—4钱。使用的时候,士兵把威远炮取下来放置在地上,对着准星照门瞄准敌人估测距离,然后调整火炮角度进行打击。等到敌人冲得近了,直接一轮火炮齐射打过去。大炮弹直入敌阵,打出一条血渠,小炮弹四散飞舞,清出一片血雨,势若雷霆不可阻挡。

第295章 征南(下)

汪舜华还是不满意,在她的指导下,胡叔林将其用车载运,成为车炮合一的重型火炮,能登高涉远,山地平原皆宜,见者莫不胆寒。

此后,胡叔林进一步把它小型化,称为小将军炮,形似虎蹲。炮身长66厘米,重18公斤,自前至后有五六道大宽铁箍,口端备有大铁爪铁绊,可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在地面上,以便消减发射后产生的后坐力,克服了原有火炮在发射后因炮身后冲而自伤炮手的危险。此炮便于在山林水网地带机动,可控扼险隘,一发能射上百枚小弹丸或50枚较大的弹丸,散布面大,比乌铁更能有效地杀伤以密集队形进攻之敌。

胡叔林的儿子胡世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朝火器最大的问题是精度不够,胡世荣就设置照星照门,瞄准的时候士兵的眼睛与照门、照星三点一线,对准目标发射。为了提高精度,明朝人使用的铅弹普遍比口径大一分,用凹心铁杆慢慢敲进去,这让可以使弹道更直一些。为了保证发射速度,每一个火器都配备十个子铳,在发射的同时也有专人给打过的子铳装填。十个子铳轮番发射极大提高了效率。

不仅如此,他独立发明了一种大型的霰弹枪,称为“一窝蜂”。发射的时候对准敌人,铅弹齐出势如奔雷,射程可达半里。其平常就用一条皮带连接头尾,由士兵挂在背上。用的时候就架在一个铁尖架子上,铳口抬高二三寸,约十厘米左右。铳尾就用一个木桩子钉在地上,防止后坐力跳起。于谦得到大喜,称:“真乃行营之利器也!”

胡世荣还发明一种大型的火门枪,深受戍边将士喜爱,因此称为边铳。边铳长约五尺,重达十余斤,铳身中间用铁底堵实分成两个铳管,实际上就是把两个火门枪两尾相接拼成了一个火枪。边铳上也设置了照星照门,照星在前后两个铳口上各有一个,照门在中间共用一个。发射的时候,士兵为半跪姿势,右手胳膊夹紧后边铳管,左手托住前边铳管,眼睛和照星照门三点一线瞄准敌人开枪。敌人离得远的话可以估测距离然后稍微抬高铳口,第一枪打完后迅速调转打第二枪,等敌人冲到身前还可以直接作为铁棍使用肉搏,一器二用。

天启元年,副总兵茅元仪编撰了一部《武备志》240卷,被誉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

他用55卷的篇幅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军用物资,分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类,下设65项细目,涉及到行军设营、作战布阵等各类事项,颇为详备。其中攻守器具、战车舰、船、各种兵器就达600种;火器180多种,有陆战用、有水战用、有飞行器式,也有地雷式。

流行在欧洲的佛朗机炮因为土耳其帝国的阻拦,还没有传进来,但是明朝处士茅珪,在传统火器的基础上潜心十年,终于在建极十二年发明了类似的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佛郎机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这种炮具有射速快、散热快、容量确定、寿命长等特点;只是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因此射程不够。

汪舜华自然惊喜过望,不仅赏了银百两,还授官六品。同时召集天下能工巧匠进行进一步改良,终于在去年造出了与红衣大炮差不多的火炮。与以往的火炮相比,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这些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1吨以上。

汪舜华见识了威力,大喜之余,赐名“镇远炮”。

当然,这样的高端装备,又是刚刚出炉的,还没来得及广泛运用,只是给了王越和沐琮各三门;但是有子母炮,还是很有威慑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