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喧嚣仿佛远去,只剩下他们三人之间逐渐升腾的无形压力。
舒晨正想招呼秦争鸣一起坐,他却没有打算多待,淡淡扫了廖子毅一眼,意味不明地说了一句:“你们用餐愉快。”随后转身离开,步伐从容,背影笔挺。
舒晨松了一口气,可余光扫到廖子毅,他的脸色却是说不出的复杂——有些苍白,又带着一丝隐忍的阴郁。
饭局中途,廖子毅借口去了洗手间。走廊尽头的灯光柔和,却无法掩盖他脸上的慌乱。他一边洗手一边用冷水拍了拍脸,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可镜子里的自己,却依然掩不住那股挣扎与狼狈。
就在他转身时,却正对上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秦争鸣。
两人四目相对,空气里瞬间升起一股无形的张力。廖子毅的喉结滚动,想开口却发现喉咙像被堵住了一般。他下意识地后退一步,试图拉开距离。
但秦争鸣并没有让他轻易逃开。
“廖子毅。”秦争鸣开口,声音低沉而冷静,却带着一种逼人的压迫感。他迈步向前,身形挺拔,步伐稳健,每一步都像踩在廖子毅的神经上。他的嘴角依然带着一丝笑意,但那笑却像寒冬腊月的冰,透着刺骨的冷意。
廖子毅强撑着镇定,勉强扯出一抹笑容:“争鸣,真是巧啊。”
“是挺巧的。”秦争鸣停在他面前,双手插兜,微微俯身,目光如刀般扫过他的脸,似笑非笑,“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你。”
廖子毅没答话,只觉得背脊一阵发凉。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却发现自己的身高在对方面前根本占不了优势。
“你说,舒晨不记得我也就算了。”秦争鸣的语调轻缓,但每个字都像有重量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你为什么也装作不认识我的样子?”
廖子毅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抿紧嘴唇,嘴角的笑意几乎维持不住。片刻后,他勉强开口:“我……有吗?”
“你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我洗耳恭听。”秦争鸣挑了挑眉,嗓音带着淡淡的嘲讽,“老同学,还有……表哥。”
第8章
分开才是对她好
多年前,闻县一中,高三(1)班。
初春的风还带着些寒意,教室窗户开着,冷风夹杂着丝丝细雨飘了进来,让人忍不住裹紧衣服。讲台上的老师口沫横飞地讲解着函数题,底下的学生或奋笔疾书,或神游天外。
就在这时,教室后门被推开了。
一个高挑的男生走了进来。他穿着一件剪裁得体的深灰色风衣,里面是简单的白衬衫与黑色牛仔裤。头发略长,有些随意地搭在额前,深邃的五官让他看起来不像是个普通高中生,倒像是从偶像剧里走出来的人物。
男生扫了一眼教室,直接坐在了最后排的课桌前。
他是这学期刚转学过来的秦争鸣,从大城市空降的转学生,平时都是这样独来独往的作风。
班主任老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没说什么。
更多的学生选择低头继续刷题,几乎没有正眼瞧他一眼。
高三的学子们对任何会分散注意力的事物都提不起兴趣。至于新同学,他们最多心里嘀咕一句“帅是帅,但来了也没用,高考还是要靠自己。”
舒晨也不例外。她从人群中扫了一眼这个男生后,便重新低头研究数学题。
秦争鸣径直走到座位上,将大衣搭在椅背上,然后从抽屉里掏出几本书摆在桌上。舒晨课间的时候瞥见过,那些书封面全是英文原版书。
转学来闻县一中两周,秦争鸣依旧是班里的“异类”。
其他人趴在桌上奋笔疾书时,他却优哉游哉地靠在椅子上读英文原著。有时候,他干脆趴在桌上睡觉,偶尔醒来还会打个哈欠,游离在学习之外,仿佛高考根本不重要。
所有人都觉得,秦争鸣不过是个“来玩票的公子哥”。舒晨也是这样想的。
直到那天放学。
放学后的教室里,只有零星几个学生还在做题。舒晨埋头攻克一张数学卷子,眉头越皱越紧。她盯着试卷上的一道立体几何题,反复在草稿纸上画辅助线,但怎么也找不到突破点。
“这里错了。”一个低沉而带着些漫不经心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舒晨抬头,发现秦争鸣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她身后。他微微弯下腰,指尖点在她的草稿纸上,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说今天的天气。
“这里,这条线和这一点,其实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他说着,拿起笔重新画了一条辅助线,“这样看就简单多了,明白了吗?”
舒晨愣了两秒,视线在纸上游移了一圈,突然恍然大悟。
“哦!原来是这样!”她忍不住轻拍了一下桌面,回过头,目光里多了一丝感激,“谢谢。”
“举手之劳。”秦争鸣随手把笔放回桌上,语气轻飘飘的,“不过这道题也没多难。”
舒晨听得有些恼火:“没多难?我琢磨了半小时都没解出来!”
秦争鸣挑眉,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数学这东西,不用死磕,思路对了就通了。”
说完,他抬手看了看腕表:“时间不早了,你加油吧。”说罢,转身往教室外走。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舒晨心里莫名有些复杂。
她第一次认真地想,这个男生,似乎并不像她想的那样浅薄。他的从容,或许并不是因为懒散,而是一种真正的自信。
接下来的几天,舒晨开始注意到,秦争鸣其实并非完全不学习。他虽然不上课刷题,但在课间和自习时间里,他总是手里拿着一本书。那些英文原著大多是名著,有时候他也会看一些关于数学和物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