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求您疼我!(探案)/你是不是喜欢我(探案)(70)+番外

作者:墨染尘衣 阅读记录

“对了。”柳娘突然起了精神,身子往前挪了挪直到贴着圆桌,“说起这事,我想起来了,案发前一周她母亲不慎摔死了,我还放她回去吊唁,也不知道怎么的,自从吊唁回来后她一直很高兴,见到人都给好脸色,我自然是欢喜的,这样也能招揽更多的客人。”

“她的母亲死了?她家住何处?”

玉指捏在一起,轻易抬起茶盏,低垂的睫毛遮住眼底的神情,叫柳娘觉察不出她的情绪。

没来由的威严和压迫感使得柳娘再次坐直身子,她收起笑容严肃着神情回答道:“就在东郊,很偏僻,几乎要出京城。”

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右眼皮开始乱跳,她突然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杂草长得茂盛,很难想象这些绿油油脆弱的小东西是怎么穿过厚厚的雪堆冒出来的。

像是个小村庄。

往来时的路远眺,果真瞧见侧边不远处的小山上的寺庙上空云雾盘绕。

那是宝光寺的方向。

夕阳西下,远处偶尔传来鸡鸣狗吠,屋子空了,积雪堆得比门还高,看样子荒废了有一段时间。

“你们来找什么人?这家人早就搬走了。”

门口突然出现了个白胡子的老者,老者拄着拐杖,将背在后边的左手拿了出来,放下左手上提着的矮木凳。

“搬走了?什么时候的事?”

“大概十日前?我老喽,记不清了。”老者摆手,缓慢而倾斜着放下身子,眼睛时不时回瞟,确保能准确地坐在矮木凳上,“你们是官兵吧?”

老者抬起头来,他的脸面对着夕阳,橙黄的光芒照耀在他脸上的皱褶,竟微微泛红,好像喝了酒。

“是,我们想了解些事。”

马车上走下一个弓腰的侍从,双手举着一张镂空雕刻的矮木凳,他小心翼翼地走到刘槿熙身边将木凳放在她身后,她顺势坐下。

老者有些吃惊,他半眯着眼偏头打量她:“我老了,没曾想如今竟然有了女官?真真奇事!”

“您过奖。”她拿出刑部的令牌举在老者面前,许是因为不习惯做这个动作,举起的手臂显得僵直,可也不叫人挑出毛病,“我们需要和您了解些事。”

老者没有说话,他努力地挤眉弄眼凑近令牌,却好像还是没能看清,他有些失落,双手扶着拐杖长叹口气,算是默认了。

“他们为何搬离这儿?”

老者慢悠悠地瞄了她一眼,有些鄙夷的意味:“我们这儿就是郊外,八竿子见不着外人的地方,谁会愿意待在这儿?也只有像我这样老得走不动路的人了。”

他又叹了口气。

“您认识杨香舞吗?”

“哦。”老者抚摸着胡须点头,“这家的女儿,她阿娘下葬时见到过,女大十八变,变化不少。”

“她的阿娘。”她转溜着眼珠,偷瞄老者的神情,“是怎么死的?”

“路上结冰,滑倒摔死的。”

“他家中还有什么人?”

“只剩下她的弟弟及弟弟的妻儿。”

“她的父亲……”

老者抢话道:“几年前也是冬天,喝了酒睡在路上,冻死了。”

刘槿熙欲还想继续询问,老者再次抢了话,他半眯着眼,似乎是陷入回忆:“说起来,她也是可怜,怎么偏偏是个女儿,从小这孩子就机灵,可惜了。”

“她的父母为何将她卖到……媚香阁……”

“这很正常,女子嘛,有什么用,可是儿子得传宗接代的呀,娶媳妇不花钱啊?”

老者又露出那副匪夷所思的表情,突然上下打量着她,刘槿熙有些不适,她别扭地往后缩了缩。

活了这么多年也没活明白。

她在心中暗暗嘲讽,无暇顾及这些,继续问道:“那日下葬的时候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这,我记得她是坐着马车过来的,后来将她母亲下葬后,就和她弟弟大吵一架。”老者指了指身后的瓦房补充道,“她弟弟已经卖掉了这个房子打算搬走。”

“后来呢?”

“她很生气,摔门就往外走,当时大家都在门外看热闹,我记得很清楚。”

“大概是什么时辰走的?”

“还没到午时。也不记得是什么时辰了。”老者*眯着眼睛,没觉察她回过头去望向远处的寺庙。

“那座寺庙您知道吗?”

老者回过神来,沿着她指尖的方向伸头张望:“哦,不知道,太远了,走不动。”

霞光渐散,夜幕沉入大地,笼罩着雾蒙蒙的村庄,老者索然无味,站起身提着木凳就往回走。

刘槿熙没有阻拦,任凭着他消失在浓雾之中。

“公主,我们也回去吧。”

扶手被雾淋湿,侍从赶忙取了手帕擦拭,忽而听见“咔”的一声,紧接着两个侍卫押着发出声音的那人走了出来。

“曾青?你在这做什么?”

曾青见瞒不住,干脆把事实交代,他挣脱开侍卫抓着的双臂,站直身子直面着她道:“是大人让我来的,大人听闻公主来这偏僻之地,心中放心不下,便让我跟着保护公主安全。”

“他自己怎么不来?”

见曾青无言,她赌气地别过头道:“你回去告诉他,我这公主府的护卫多的是,不需要他操心。”

完了,沈淮之若是知道他不慎被刘槿熙发现,还不得将他千刀万剐了,曾青欲哭无泪,正想要答“是”,又见她话锋一转。

“罢了,月见,我们去大理寺,我倒是要看看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这……好歹带人过去,也算是将功赎罪吧,曾青识趣地跟在马车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