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方忙着吃肉,丝毫没注意到他投来的目光。
吃完饭,桑父说陪着他们逛街消消食,实则是想跟闺女多相处一会儿。
淮水村西山,一道哀嚎声响起,淮奶奶躺在山坡下,被划破的棉裤渗出血来。
“娘,您没事吧?”
“别光问,你快回去喊人来啊!”
“好好好,我马上回去叫人,您等等。”
大伯母着急忙慌的跑走,没走多远,她就放慢脚步,溜达起来。
“老不死的,怎么就没摔死你?真想把你扔在这林子里喂狼,一天天的,嘴里不骂人就心中不舒坦,活该!”
但是转念一想,这老不死的受伤在床,肯定要自己端屎端尿地伺候。
大伯母晦气地呸几声,边走边咒骂,差点摔一跤。
出了林子,她就小跑起来,一脸焦急模样。
“淮大嫂子,你怎么着急忙慌的?”
“天老爷哦,我跟娘进山拾柴,她不小心滚落山坡,把腿给摔了,我赶忙回来喊人去抬她。”
“那你得跑快点,要帮忙就说一声哈。”说完,她赶紧端着择好的菜进门。
见状,大伯母的神情一滞,继续往家跑去。
一进门,她就嚷嚷起来,大喊着救命。
说清楚后,她带路,身后跟着淮老大和来干活的几个木匠。
林子里,先前还骂骂咧咧的淮奶奶已经昏死过去,等醒来时,人已经在床上。
“她这腿已经摔断,伤者年纪也大了,就算断骨重接,也会落下毛病,走路跛脚,每逢雨天骨头缝都疼。”
“这样的话,药材用一般的就行。”淮老大没注意到已经苏醒过来的亲娘,拉着大夫往外走。
床上,淮奶奶摸了摸自己的腿,疼得眼泪汪汪。
“白疼这老大了,幸好我还有孝顺的大孙子。”
说完,她就喉咙发痒,咳嗽起来。
“老大媳妇,给我倒杯水来。”
久久没有人应答,她再喊一声,不见回应后,改唤香儿。
淮老大送完大夫回来,就听见屋子里的喊声,看向院子里干活的香儿。
“你聋了,你奶奶要喝水呢。”
“爹,是娘……”香儿还没说完,就被从厨房出来的大伯母给打断,催着她去倒水。
“这丫头就是懒,你别跟她置气。”
听到身后亲娘的话,香儿咬了咬唇,进屋给奶奶倒杯凉水。
“大冬天给我喝冷的,你安的是什么心?死丫头。”
“我这就去厨房倒热的。”香儿拎着水壶走进厨房,她哥居然坐在灶门口烧火,嘴上冒着油光,一看就是开小灶了。
“来了就烧火,你哥还要出去帮忙。”
香儿一声不吭,倒完热水后就离开。
摊饼的大伯母一看,大骂她是个懒丫头。
“给她吃一张饼都是多了,整日里臊眉耷眼的,看着就晦气。”
酉时刚至,满载而归的马车进了淮老二家。
一大家子欢声笑语,搬着东西进屋。
隔壁一家听见,大伯母满是妒忌,心想这何氏就是命好,相公能干,儿子有出息,还不用伺候婆婆。
“孩他爹,你看娘都这样了,是不是该找老二商量一下赡养的事?”
“娘跟了我们就该我们养,老二粮也给了,你还想把人送他家去吗,你让村里人怎么说,我这个老大不孝吗?”
淮老大也是个死要面子的,反正就一张嘴的事,以前都吃的过来,现在还能饿死谁不成。
“你别再提这事,好好照看娘就是了。”
“倒是不用你出力,光会嘴上说。”大伯母抱怨完,喊来香儿去挨着奶奶睡,别让她大晚上瞎嚷嚷。
夜里,香儿和衣而眠,身上的只盖了一个被角。
刚睡着,淮奶奶就嚷嚷着要起夜。
没一会儿,又嚎着腿疼,硬是折腾到半夜才安静下来。
这才一夜,香儿就要受不了了。
第32章 胆大包天的大伯母
“老不死的,成天就知道嚷嚷,下不了床干活,还饿得比谁都快。”
大伯母一从屋里出来,就开始在背后骂骂咧咧,看到还在洗衣的香儿,怒火转移。
“几件衣裳磨磨蹭蹭地洗半天,还不快过来烧火,你要饿死你奶奶啊。”
到了饭点,淮老大从外边溜达回来,径直走到堂屋里坐下,等着饭菜端上桌。
很快,大伯母端着一盆稀粥进来。
“就吃这个?”淮老大皱眉。
“现在又不用下地干活,喝点粥垫垫肚子就行了,省点粮食过年吃。”
淮老大喝一口粥,说木匠那边的工钱还没有结清,就快要过年了,再欠着人家不好。
“把给老大攒的媳妇本拿一些出来还债。”
“不行。”大伯母头一个不答应,“老大年纪不小了,再拖下去,就成村里的笑话了。”
于是,夫妇俩经过商议,决定卖粮食,卖的是老二送来的那份。
隔壁,淮书礼在家支了个摊子,售卖对联和福字,比集上便宜还离得近。
院里人来人往的,出现李婶的身影,对方脸上挂着笑,递出几个铜板。
“我买副贴大门上的春联,一副就行。”
“您看这副行吗?”负责售卖的桑叶递过去,“专贴大门上的。”
李婶点点头,给了钱就走,背后的棉衣,有好几个补丁。
这一幕,看得桑叶满心复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我看有不少人家买的多,五副以上的,送窗花。”
檐下,何氏正在剪窗花,花样都不带重复的。
她听到桑叶的话,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