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小心生在六零年(110)

看着李老太心情不好,蓁蓁故意逗她笑:“奶,你三个孙媳妇还一个比一个好看哩,你说咋有这么好的事。”

李老太冷哼一声:“前两个没问题,至于于晚秋,谁知道会不会成为我孙媳妇,你没瞧见,人家都不惜搭理他这样的。”

“不是不答应。”明北有些困扰地挠了挠脸:“她就是没说话,估计得考虑考虑。”

李老太叹了口气:“你们确定能分一起去?去哪里插队的事有数了吗?”

“学校说是这后天就通知。”明北立马回道:“到时候我争取争取,和她分一起去,等以后回城的时候说不定一手拉着媳妇一手抱着儿子呢。”

一瞬间,李老太和王素芬都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对于主席发出的明确指令,全国各地响应的很快,明北按照日子去了学校,等晌午回来的时候乐滋滋的:“奶,我选好地方了,和于晚秋去一个知青点。”

李老太听了连忙问道:“在哪个省啊?离家远不远?不是大西北吧?”

“差不多方向。”明北点了点头,李老太腿一软,好悬没摔倒,一声哭嚎都到嘴边了,就听明北补充了一句:“我和于晚秋去十二知青点。”

蓁蓁一边扶住了李老太,一边焦急地问明北:“别说话说一半,十二知青点在哪儿啊?”

“就是在咱北岔的西北边啊。”明北很认真地解释说:“离咱北岔足足有十二公里呢,所以叫十二知青点,水解厂为这在修专线小铁路呢,不过据说没那么快,最近只能坐大车啥的。奶,妈我到那插队以后,就不能每天回家了,听厂子说只能半个月回来一次,你们别太想我。”

一听这话,李老太的腿顿时就站直了,她抄起炕上的烟袋锅子劈头盖脸地朝明北敲去,连脏话都飚出来了:“我让你大西北,你TM到底知不知道啥叫大西北?你个缺心眼的玩意,好好地钢笔给我换回来一个破笔,你说你是不是脑袋少根筋。我还想你,我恨不得都想死你……”

明北被打的抱头鼠窜:“奶,我都要插队去了,你咋还打我呢?不心疼我了?”

“心疼你个屁。”李老太想起自己那口吃了一半后鞧的大肥猪就心疼:“我更心疼我的大肥猪!你说哥嫂子还没回来呢,倒为你先杀了猪,结果你总共离家二十公里,白浪费我好几滴眼泪。”

王素芬站在旁边又是哭又是笑的,一个劲儿给李老太鼓劲儿:“娘,使劲敲他,这死孩崽子,可吓死我了。”

“我也不知道会离家这么近啊?”明北抱着脑袋蹲在地上直委屈:“要不我和学校说说,给让我换个地方?还有个四十二知青点呢。”

“你可拉倒吧。”李老太坐在炕上直喘粗气,看了明北一眼,李老太忽然在明北胸口补了一刀:“别半个月一趟回来,还不够给你做饭麻烦的,一两个月回来一次就行。”

明北:……

王素芬赞同的点了点头:“娘说的对,那啥,娘,我把猪肉、鹿肉冻起来吧,离过年还俩月呢,可不能这么霍霍了。”

“不是。”明北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刚才还对自己依依不舍的亲娘:“不是说中午炖红烧肉吗?”

李老太冷笑第看了他一眼:“吃啥红烧肉啊,炖点白菜吃就不孬了。明东他娘,这一个礼拜都别炖肉了,等明北走了咱在往菜里放点猪肉片啥的,你瞅瞅他这一个礼拜吃的,满肚肥肠的。”

明北捏了捏自己平滑的肚子,有些欲哭无泪:……我的亲奶奶呦!

李老太坐在炕上气喘吁吁:浪费我感情!

第62章

定好了青年点的位置,还不能让知青马上去下乡,因为水解厂的青年点是按照北岔的原始红松林往外延伸的距离,都是些没人居住的地方,他们首先得在选好的青年点盖上房子,才能叫知青过去。

水解厂是国有大厂,占据了北岔的大部分城镇,资金非常雄厚,他们这次不仅要专门修建通往各个青年点的小火车,还用拖拉机给每个青年点都拉了不少砖头水泥好叫他们盖起房子使。

原本明北还以为拿了毕业证以后能享受几天假期才去青年点,没想到像他这么大的男生都被提前拉去盖房子,于是明北只能每天天不亮就出发,直到天黑了才回来,没一个礼拜,大饼脸累的就瘦了一圈。

明北从小到大比同龄的孩子少干了不少活,十岁之前家里也就让他挖个野菜、拖个柴火、从山上收庄稼的时候在后头帮着拣些穗子啥的,种地的事都是李木武两口子在干。

等蓁蓁出生以后,开始用异能种庄稼,每年到种地的时候,李老太和王素芬为了不让桂花看出不对来,都以让她在家里做饭收拾屋子看孩子为借口在家呆着。等收割庄稼的时候,蓁蓁挥挥手土豆白菜都自己从地里翻出来,麦子高粱水稻啥的齐刷刷倒在地上,这个时候老李太太才会让家里的人帮忙从山上往下担粮食。

而每年收庄稼干活的时候,虽然活很多,可李老太为了让家人吃饱了有劲,每顿饭都蒸大白馒头,野鸡、野兔、河鱼的变着花样做,通常收完粮食,一家人不但没瘦还能胖两斤。

这个年代,别说吃大白馒头,就是吃不饱的人家都有,很多人家也就过节的时候吃一炖纯苞米面的饼子,平时的时候都是往里掺不少地瓜面,蒸出来又干又实诚,虽然有些剌嗓子但是十分抗饿。毕竟每个月供应粮那点细粮,也就家里孩子或者老人能沾一口,一般像明北这样半大小子也就等过年才能尝尝白面啥味。

老李家伙食好,几个小子个头都很高、饭量也很大,明北这些年上学一直在北岔,他平时早晚在家吃饭、中午自己带着一个大铝饭盒,就没怎么在外面吃过。这回上了青年点盖房子可吃出苦来了,从早到晚在冷冽的寒风中一住不住的干活,中午和其他盖房子的青年一起围着一口大锅,迎着冷风,哆哆嗦嗦拿着一块没有热乎气的地瓜面干粮往嘴里塞。

明北也就自然灾害头两年吃过这样的干粮,如今过去七八年了,再尝一口这样的干粮,居然有点噎的咽不下去。这房子没盖完,自然也没地方烧水,如今这做饭地方还是临时垒了个灶暂时安了个铁锅在上头,明北只能随手抓一把干净的雪塞嘴里,梗梗脖子把地瓜面干粮咽下去。

每天晚上回到家,明北都能狼吞虎咽吃半锅大饼子,若是菜里切了几块肉片,他就恨不得把菜汤都喝了。王素芬见小儿子饿成这样,又听他说中午吃不好饭,多少有些难受。等晚上全家人都躺下以后,王素芬偷偷到李老太屋里,跟她商量着能不能给带点饭啥的。

李老太一口回绝了王素芬,两人坐在东里屋的小炕上,李老太压低声音说:“咱家好日子是因为啥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别说别人家,就是木森他们家吃的啥你心里没数?咱家这些年日子好过,所以对自己孩子都格外娇宠了一些,可是你瞅瞅明北都十八岁的大小伙子了,有点长大的样没有?”

见王素芬不掉泪了,李老太摸起了烟袋深深吸了一口:“其实我觉得这回上山下乡的事挺好,离家不太远隔个一个月半个月的还能见一回,明北也能正儿八经去磨练磨练,也能知道外头到底过的是啥日子。如今咱家靠着蓁蓁吃喝不愁,可是能靠一辈子吗?蓁蓁的能力可是不能让他们兄弟几个知道的。”

端起炕头上的茶缸子,李老太喝了口水继续说道:“眼瞅着明南、明北到了结婚的年龄了,这上山种地的活以后就得交给他们兄弟了,到那时蓁蓁顶多让粮食收的多点,可正经翻地种地还得他们自己干。他现在不学着吃苦,以后咋过日子?就是明南,等明年种地的时候让他把他自己院子里的地都翻出来种上,到时候咱们谁也不许去帮忙。”

王素芬点了点头,给李老太又塞了点烟叶子:“娘说的是,这些年是我太惯着他们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