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食营养金钥匙(31)

1,忌吃糖。空腹吃糖及糖类制品,易引起蛋白质聚糖作用,有损对各种 蛋白质的吸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症,影响肾与血液循环的正常机能。

2.忌吃牛奶、豆浆。因牛奶和豆浆里富含蛋白质,只有摄入定量淀粉食

品后方能不作为热量而被消耗掉,起到滋补身体之作用。

3.忌饮酒。因空腹饮酒易刺激胃粘膜,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多种疾病。

4. 忌吃柿子。因空腹胃中含有大量胃酸,它易与柿子中所含的柿胶酚、 可溶性收敛剂、胶质、果胶反应生成胃柿石症,引起心口痛、恶心、呕吐、 胃扩张、胃溃疡、甚至胃穿孔、胃出血等疾患。

5. 忌吃蒜。以免引起急性胃炎。

6. 忌饮茶。因空腹饮茶能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且引起茶醉,导致 头晕、心慌、四肢无力、心神恍惚等。此时,可吃些饮料、水果、糖块以解 茶醉。

7. 忌吃香蕉。因香焦中富含镁,空腹食香蕉,易使血液中镁量骤增,引 起血中钙、镁比例失调,有损健康。

8.忌洗澡。空腹洗澡易引起低血糖休克。

怎样才能保证食物中的营养素在烹调时少受破坏

烹调好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有益,但食物在烹调加工过程中营养素的破坏 损失也是很多的。为了让人们从烹调食物中得以更好的营养,我们应通过合 理烹调加工,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以提高食物在人体的利用率,增进人 体健康。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些烹调方式和习惯会造成营养素的损失呢?

1.主食烹调中营养素的损失:米、面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容易损 失。如做米饭淘米时,随淘米次数、浸泡时间的增加营养损失会增加。做捞 米饭时可使大量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甚至蛋白质溶于米汤中,如丢 弃米汤不吃,就会造成损失。

过去强调洗米不用劲搓洗,不泡米,以免将表面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 掉。目前因种植水稻时采用农药、化肥,为减少污染,以及去掉那些可能长 过霉的污物(有致癌作用),大米与小米应多搓洗,适当泡一下。洗净的米 用热水泡一下,随即用这泡米的水做饭。最好是炯饭、用碗或盆蒸饭等。这 样,营养素溶于饭内,损失较少。煮粥要连米汤一起吃,煮粥时不要放碱, 以免破坏维生素 B1。

做面食时,蒸馒头可用鲜酵母、酒酿发面,不用碱中和。如用老发面引

子发面,不要发的时间过长,这样用少量碱来中和酸性,减少维生素 B 被破 坏。煮面条、煮饺子的汤内有一些营养素,应喝进去。

据日本科学界进行的一系列试验表明,用开水烧饭,要比用温水或冷水

烧饭少损失许多的维生素 B1。所以焖米饭应该尽量用开水。 熬粥、蒸馒头超量加碱,可增加维生素 B1 和维生素 C 的破坏损失。炸油

条,因加碱和高温(1200℃以上)油炸,维生素 B2 和烟酸损失 50%,维生

素 B1 则几乎全部丢失。吃捞面比吃汤面营养素损失多,约有 30%~50%维 生素 B1 和 B2 及蛋白质溶于汤中,所以吃面条最好连汤吃下。烤烧饼中维 B 损失约 30%,烙饼由于受热时间短,比烤烧饼损失维生素要少。因此,从保 护营养素来看,米、面食制做时以蒸、烙较好,水煮、捞和油炸营养素损失 多。

2.副食烹调中营养素的损失:蔬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 B 族维生素、维生

素 C 和无机盐,不同的烹调加工方式对它们的吸收影响很大。有人试验,把 嫩黄爪切成薄片凉拌,放置 2 小时,维生素损失 33~35%;放置 3 小时,损

失 41~49%。炒青菜时若加水过多,大量维生素溶于水里,吃菜弃汤,维生

素也随之丢失。如果把青菜先煮一下,然后挤出菜汁再炒,维生素和无机盐 的损失则更为严重。一般来说,食物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 机盐性质比较稳定,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少,而所含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 性维生素因易水解,如烹调加工方式不当,很容易被破坏而损失。

如在烹调肉类食品时,常用红烧、清炖、蒸炸、快炒等方法。其中以红 烧、清炖维生素 B1 损失最多,达 60~65%;蒸和油炸,损失为 45%;快炒 仅损失 13%。肉类中所含的维生素 B2,清蒸丸子损失 87% ;红烧、清炖 肉块损失 40%;快炒肉丝仅损失 20%。当然也要看到鱼、肉在烹调过程中有 一部分氨基酸、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溶于汤中,所以最好连汤一起吃掉。 有人担心烧熟煮透会影响鱼、肉的营养价值。其实这是不必要的顾虑。因为 烧熟和炖烂的与半生半熟的相比,只不过损失一些维生素,其中主要营养素

——蛋白质和无机盐等并未受到影响,由于煮熟炖烂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 吸收,因此,鱼虾、肉类和蛋类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

营养素在食物烹调过程中损失一些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处理不得法, 营养素就会丧失更多,从而大大降低膳食的营养价值。因此,必须在烹调中 采用合理方法,使营养素的损耗率降低到最低限度。由此可见,烹调加工方 式对食物营养是多么重要。在烹调食物时,应把良好的色、香、味、形与营 养素的保存兼顾统一起来,才能吃得好,吃得健康。

怎样认识烹调的食物对人体的好处

人们为什么要吃烹调好的食物?食物烹调后对人体有哪些好处呢?

1.吃烹调好的食物讲卫生。一般说生的食物原料,不论多么新鲜,都不 可避免有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如不进行彻底杀灭,吃后可以发生肠道传 染病或食物中毒。而烹调可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加热灭菌的效果取决于加 热的方法、食物被污染的程度和食物体积大小等多种因素,不同的细菌对高 温的抵抗也有差别。一般肠道病菌需要 80~100℃,甚至更高的温度才能被 杀死,故烹调方法要根据食物的品种和卫生程度来选择,才能使食物达到消 毒灭菌的目的。

2.经过烹调的食物好消化。人们日常吃的各种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

质、脂肪、淀粉、无机盐和维生素,但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不经过烹调 是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例如:谷类中的淀粉,随着种子的成熟变得十分 干硬,很难咀嚼和消化,如果加水加热进行烹调,淀粉会吸水膨胀、遇热变 软成糊状,一部分粗纤维也软化,便于咀嚼和消化吸收。

烹调有利于粮谷中无机盐的消化吸收。粮谷类中的钙、镁等元机盐,绝

大部分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植酸钙、植酸镁等,而植酸酶在常温下 活力很低,作用不大,只有在 55℃时活力最高,分解力最强。故粮谷食物中 只有经过烹调,植酸酶的活力才能增强,使植酸钙和植酸镁分解,有利于人 的消化吸收。

动物性食物经过烹调,能使蛋白质凝固、脂肪游离,容易被人消化吸收。

在烹调过程中,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含氮浸出物,如肌溶蛋白、肌肽、肌酸、 肌酥、嘌呤碱等,味道鲜美、香醇,刺激人的消化液分泌,也有利于消化吸 收。

3.经过烹调的食物能促进食欲。食物经过烹调后,颜色会发生变化。有

的蔬菜,如菠菜、油菜等用旺火快炒,会变得碧绿;有的食物如虾、蟹经过 加热变成橘红色。菜肴美丽的颜色能刺激食欲,使人感到美味可口。

动物性食物如猪肉经过烹调,释放出含氮浸出物,增加食物的香味。牛 羊肉在烹调过程中,用合适的调料,可以除去原有的腥膻味,增加食物的香 鲜味美。色香味的食物就能促进食欲。

在烹调蔬菜时怎样减少维生素 C 的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蔬菜是维生素 C 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烹制蔬菜时应尽 可能多地保存维生素 C。

上一篇:暮色之下 下一篇: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