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骨(33)+番外

七初失神地望着,忽然间,眼前的一个脸色蜡黄的妇人直直地往后倒下。

七初吓了一跳,连忙伸手去扶住了她,往一边的屋檐的阴凉处走,掐着她的人中。

屋内的老人看到,吩咐着里边的一个小徒弟过来帮着七初把人扶进了屋子。

老人忙不迭的写着药房,大声吩咐着小徒弟去抓药,那个年轻人一直忙得团团转。

“小四子,把这味药材找一下给吴师傅——小四子?人呢?”

一只手把药材递了过来,秀美的指骨,光滑的肌肤。

老人抬头,看到了一个翠绿衣衫的女子,眉目间含笑,却笑得那样的遥远。

“老人家,你小徒弟刚刚出去了,外头乡亲太多了,我略懂点医术,帮您抓药吧。”

老人慈祥的眉目看了她一眼,随即笑了:“有劳姑娘了,瞧着姑娘眉目和善,果然是个好心人。”

七初又闻到了久违的氤氲的药材香气。

一直忙到了太阳落山,好不容易把最后一个看病的人送走,七初揉揉眉头。

“姑娘,累了吧。”老人坐在椅子上,脸上也有些灰暗,却还是温和地笑着说:“今日辛苦你了,老朽不知该如何感谢姑娘,如若方便,留下来吃顿晚饭罢。”

七初幽深的眸中亮光一闪,随即笑了笑:“那我就不客气了。”

饭是寻常的饭,菜亦不是什么珍馐美味,却有种浑然天成的家的味道。

七初吃得很满足。

老人自称仁伯,乃是洛阳城中一位有名的大夫。

七初趁着与他谈论了今天所遇见的几位病人的情况,发现老人的医术高深,应该不在顾长青之下。

不由笑着说:“我有一位朋友,老是自诩医术了得,只怕他是没见过仁伯这样渊博的人。”

老人呵呵地笑着:“姑娘说笑了,我已经老了,精神不济了,但便只想着若还有时间,多做些事总是好的。”

七初静了一静。

老人又接着说:“七初姑娘的医术也颇有造诣,依我看,姑娘天赋异秉,若勤加努力,他日定当有所作为。”

七初回过神:“仁伯过奖了,我这点医术,是那位狂妄自大的朋友教的,只是皮毛而已。”

“尚是皮毛,就这样了不得,由此可见姑娘的师父可是高人。”

“他不是我师父,他不收弟子的。”七初撇了下嘴,竟然有些想念那个犀利得招人恨的傲气男子。

“这样。”老人想了想,微笑着说:“既然你并未拜师,你我相识一场,也算有缘分,老朽不才,但也可给你指点一二,姑娘可愿意拜我门下?”

七初心头一喜,犹豫了一秒,还是跪下:“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七初一拜。”

老人还是微笑的,语气却多了几分严肃:“七初,为师只有一句话,你可听清楚了。我传你的医术,你一生一世,只可以用来救百姓,绝不能用来做那献媚权贵之事。”

七初心里一定,萧容荒,萧容荒算不算权贵,倘若自己想要医治他呢?

转念一想,自己这一生,何曾再有机会见到他?

心头苦涩丝丝蔓延开来。

耳边听到老人说话,声音已经有些颤抖:“为师告诉你这个,是要让你明白,医者是救人的,但有时候身不由己,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七初抬头望着老人激动的脸,坚定地说:“弟子明白。”

第十九章 洛阳陌上行人绝

洛阳城暮春过,落红已尽。

七初在仁心囿已经住了将近两个月。

她每日跟着仁伯在堂前给人看病,一有空闲,老人也尽心指点她。

七初勤勉刻苦,进步飞快,她也知道,老人是将毕生的医术传给了自己。

因此,格外的珍惜。

那个小徒弟名字四子,年纪尚小,也跟着一块学。

一日,七初正同四子一块在庭院中晒药材,四子笑着对她说:“有没有发觉师父这两天特别高兴?”

七初点了点头:“可是有什么好事?”

四子笑得也有些兴奋:“师父的孙子,长年在外地的,这几日来信,说要回来了。”

七初笑着说:“也是,儿孙承欢膝下,总是快乐的。”

四子说:“我见过师父孙子一次,那时还小,姐姐,我跟你说,那可是一个神仙一般的人物。”

七初不理会他,拍了拍他的头,进屋子去了。

可见这几日的仁心囿可是欢喜忙碌起来了。

一夜,七初在药柜前仔细地将晒好的药材归类放置,老人做在偏厅的桌上,写着药方。

七初收拾好了,听到老人唤她:“丫头,过来。”

女子走了过去,发现老人已搁下了笔,正凝神翻着桌上的一本书。

七初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恭敬地喊了一声:“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