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893)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唉,现在说啥都晚了。道伟他们一家子,别看个子矮,心眼子可真多。”

听了她们的议论,悠悠突然想起,后世好像有句名言:浓缩的都是精品,说的就是个子矮的。

俩人订婚的日子是二月初六,韩道伟家说的大办,还真是够大的。

依照这里的风俗,订婚的酒席摆在女方家,可是由男方家操办。男方带着东西和厨师,提前去女方家准备。

订婚宴席对于男女双方,都够麻烦的。所以,男方家宁愿多给些彩礼,也不愿意办订婚宴。

以前日子过的苦,订婚都是在下午进行,男方跟着媒人,带着订婚的物品,给女方家送过去就行。

这两年生活好了,订婚宴又办了起来,大都是过的好的人家,才会操办。

韩道伟家准备的订婚宴,不仅是最高规格的“三绰桌”,还是男女都坐席,两个“三绰桌”。

本来韩志明已经开学了,为了订婚特意给学校请了假。

他们家的彩礼,倒是不出格,和大多数订婚的一样,也是三百元。可除了彩礼以外,他们给冬梅准备了一对龙凤手镯。这是韩道伟的媳妇,去年在京都的友谊商店购买的。

现在的手镯,都是足金足量的。还是按照原来的一斤十六两制,每个手镯一两31.25克。国家的金价是每克32元,一只手镯就是一千元。一对龙凤手镯,可是二千元整。

1976年,国家的金价是每克21.96元。自七八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黄金的价格逐年上升,省级的城市,金店也恢复了经营。

金灿灿的崭新手镯装在大红的缎盒里,打开就赢来了一片的惊呼声,农村人光是听说过金首饰,可见过的还真不多。

大家都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真的黄金,沾冬梅的光,跟着长见识。”

第698章 五讲四美

这一对金手镯,比韩道伟家摆的“三绰桌”酒席还吸引人,人们都夸冬梅好命。

“冬梅这是掉福窝里了,能嫁到韩屯还这么受婆家重视。”

“他对象还是个大学生,放着吃国粮的不找,听说就相中冬梅了。”

“冬梅考上韩屯的工人,那点比吃国粮的差,工资可是比国家的正式职工都高。”

“韩屯村的工人除了不吃国粮,哪点都比正式的工人好,过年的时候,韩屯村给工人发的节礼,比一个月的工资都多。”

“吃国粮有啥,一个月34斤粮票还得花钱买,韩屯村的工人在家都有地,种一年收的粮食三年吃不完,还不用花一分钱。”

有夸的也有说酸话的:“你们都知道,冬梅的公公可是韩屯村的会计,韩屯村每天收支那么多的钱,笔尖歪下钱就跑自己口袋里去了,可不是有钱吗。”

“他们家这是光图人家的东西了,冬梅这么好的姑娘,就找这么个小矮子,个头还没冬梅高。”

“男方就是相中冬梅长的俊了,才愿意的这门亲事。别说个子矮了,韩屯村就是个瘸子,说媳妇也得挑着找。”

“冬梅这么俊的姑娘,能在韩屯村找个小矮子,也是沾了她姑姑的光。她姑姑的公公是村支书,小叔子又当了大官,要不是看她姑姑的面上,男方还不愿意哪。”

韩屯村的人可不是这么说的,大伙都认为韩志明和冬梅订婚,是韩道伟家高攀了。

“韩道伟可真鬼,听说援朝当大官了,赶紧和人家攀亲家。就他家那儿子,要不是考上大学了,红英的娘家说啥也不能同意。”

“可不咋的,支书和会计搁亲家,以后这村里,就是他们说了算。志杰这主任,就是个摆设。”

“主任能当啥家啊,就是领着出力干活的命。”

红英听到这些议论,忐忑不安的对公婆说:“爹娘,早知道这样,俺说啥不能让冬梅和志明订婚,都怪俺没考虑周全。”

韩玉林不在意,他说:“只要俩孩子合适,这就是桩好亲事,咱们人正不怕影子歪,让他们胡说去。”

悠悠的舅姥娘是个暴脾气:“要让我知道是谁胡沁的,非撕了他们的嘴。”

爱国对她说:“娘,和他们生气犯不着,说这种话就那几个人,韩玉峰和夯的俩个叔叔。”

悠悠舅姥娘说道:“我不是和他们生气,我是气村里人跟着传,这几个都是啥人,大家伙不知道吗,还跟着他们胡说。”

爱国不在意的说:“想说说呗,时间长了大伙就知道了,韩道伟当了这么多年的会计,从来没出过错。现在更不可能出错了,会计和出纳分开了,而且出纳还不是一个,大家的心里都有数。”

韩玉林若有所思的说:“看来咱村的学习还得抓起来,这自由散漫的作风,可是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