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结痂(3)+番外

作者: 留白 阅读记录

比起当面听人吹牛逼,陈译更喜欢看人在朋友圈里装逼。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在装,那些“求砍一刀”“求投票”的动态,便是人类卸下伪装后最真实的写照。不论真假,陈译都喜欢看,因为足够有趣。

这其中,陈译发现了另类:用户名为“高中林方叙”,是他今天——哦不,凌晨零点十分了,已经是昨天了——加的好友,朋友圈的内容既不是炫耀,也没在表演,而是像小学生日记一般,诚恳地记录着自己的生活。

“今天晚上和高中同学在千禧吃自助,甜点还不错,忍不住多吃了两块。”配图是一盘子的切块蛋糕。陈译数了一下,总共有八块,各种不同口味的,吃完就算不饱,也腻得吃不下其他东西了。

再看一眼发布时间,竟然是五分钟前的。陈译回忆了一下,确认林方叙没有参加续摊儿,是八点多就撤的那一波人;他要么是现在才想起来发朋友圈,要么就是现在才闲下来有时间发。略显葛色的林方叙,应付完了同学聚会,又会去哪里消遣呢?话说他既然不稀罕这份社交活动,又何必耽误两个多小时留在只有蛋糕值得多吃两口的饭局里呢?陈译越想越费解,越费解越觉得有趣,因为有趣所以产生了兴趣,他笑着给林方叙点了赞,然后留下评论:你这貌似也不止两块啊。

陈译评论完,便点击进入林方叙的个人朋友圈。发布动态的频率并不高,有时候一周一条,有时候一个月一条,陈译往上划了四五下,很快就翻到了去年。清一色的“日记文学”,内容简洁明了,多是记录这一天去哪里、做了什么,因为没有设置查看范围,陈译看着看着便来到了两年前。

说有趣是真有趣,二十七八的人了,活得竟还能如此纯粹;说无趣也是真无趣,吃喝拉撒睡,平淡无奇,匆匆过完普通人的一生。陈译退出林方叙的朋友圈,短短几分钟便想明白了那人为何会显得如此不合群:相较于林方叙,他们都是太过复杂的人。终究不是一类人,远离才是明智的选择。

大半夜的还有朋友圈的新消息,就一条,头像是一只黑猫,陈译刚从这个头像的个人空间里面溜出来,自然知道对方是谁。

林方叙回的陈译:那就是个概数[笑脸]。

文字讯息是很奇妙的东西,同样的文字不同的表达,就可以传递截然不同的情绪。比如“那就是个概数”后面如果是一串省略号,陈译会认为林方叙在表示自己的无奈;如果后面缀着一个“破涕为笑”的表情,他会认为对方在无奈之余还有与人调侃的意向;而看似天真的“笑脸”表情,却让陈译觉得林方叙是在讽刺——讽刺他把客套话当了真,还对别人写的日记评头论足。当然,这些“比如”都只是陈译的主观臆断,并不能代表林方叙的真实想法,毕竟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没有人会坦诚地扯下自己的遮羞布,也不会有人傻到相信别人就只有一层的遮盖物。

陈译没有较真,只是戴上“随和”的面具,给林方叙回了一句“好吃就多吃,管它有几块”,而后退出朋友圈界面,不想继续这段毫无意义的对话。

消息界面亮起了小红点,陈译有一瞬地欣喜,以为是严昱给他回了消息。他不禁勾起了嘴角,必须承认相处了三年的恋人再不合也尚在他的舒适圈之中,是能够让他感到愉快的存在。点开一看,哪有什么严昱,分明是看起来有些阴阳怪气的林方叙——朋友圈里扯淡还不够,偏要追到私聊里,问陈译“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问别人“怎么还不睡”的人,不一定是在关心对方,反倒是在乞求对方的怜惜。最冷漠的处理办法就是无视,稍微懂点社交礼仪的回说“这就睡了,晚安”,愿意配合的会反问“你不是也没睡吗”,不同的场景对待不同的人,理应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这才是成年人的游戏规则。陈译突然不想遵守规则,其一是因为对方是不合群的林方叙,其二是因为他碰巧想起了一件陈年旧事。

时间是高一的一个深夜,地点是在某个用于学生军训的基地,再具体一点便是男厕所的附近。陈译着急忙慌地往厕所奔,周围黑灯瞎火,附近村庄的哀乐连着吹了两宿,说不害怕是男生在女生面前吹的牛逼,这会儿只有陈译一个人,他可不敢跟老天爷睁着眼睛说瞎话:路边突然闯出来的黑影,撞到陈译的身体,没把他吓得惨叫,却也着实吓漏了几滴尿。

“对不起。”黑影低声道歉。

陈译捂住胸口,半蹲着夹紧双腿,念了一句国骂,借着月光和昏黄的灯光,看见了对方的脸。尽管叫不上名字,但是同吃同住近一周,也足以让他确定这是自己的同班同学。

上一篇:帝国之光 下一篇:山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