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谨遵长公主之令(27)

“我要用膳了。”

霍余低声说:“我刚出宫,就来了公主府。”

换而言之,他也还未用膳。

陈媛震惊于他的无耻,他是来赔罪的,还是来蹭饭的?

霍余茫然地对上陈媛视线,陈媛懒得和他多说,偏过头无奈吩咐:

“给霍大人也备双碗筷。”

盼秋似乎愣了下,才应了下来。

很快,婢女就将膳食呈上来,五菜一汤,若只陈媛一人用膳,自然是吃不完的,但依着她的身份,霍余心知肚明,甚至都可以说陈媛勤俭持家了。

霍余并无意外,陈媛的衣裳用物皆为名贵,但在膳食一处,她似乎从来不会铺张浪费。

哪怕用不完,她也只会赏给下面的人。

霍余知晓她为何会如此,新帝刚登基时,朝内百废待兴,底下穷苦百姓无数,陈媛那年曾出过长安一趟,亲眼见过那些浑身骨瘦嶙峋,却为一块馒头就跪地叩谢的百姓。

吃喝用度皆奢侈是陈媛骨子里养成的习惯,没见过贫苦的人,很难要求他们感同身受。

可霍余知晓,陈媛和圣上许是有私心,但真心想让百姓过得好的这一点不可忽视。

圣上能在金銮殿上,为国库空虚而当朝落泪,为百姓生计不惜形象故装可怜,在面子大过天的皇室,又有几人能做到?

见霍余对膳食没露出异样,陈媛多看了他一眼。

陈媛还记得,侍郎的小公子曾在她用膳时,眉眼错愕,差些惊呼出公主用膳怎可如此简陋?

徒令人烦躁。

陈媛其实没有霍余想得那么多心思,只是觉得膳食不同衣裳可来回多穿,公主府不可能出现隔日的膳食,她既用不完,又何必浪费?

她既然奢侈,就不会惺惺作态地给自己添上勤俭的美名!

作者有话说:

霍余:???所以是我想多了?

第14章

霍余一离宫就去了长公主府的消息,也传进有心人的耳中。

陆府,书房中。

陆含清伏案半晌,递给庆安:“将这份信快马加鞭送回淮南。”

庆安不敢耽搁,立刻接过信下去。

等他回来,才犹豫地问:

“公子才来长安几日,就传信回去,是否有些草率?”

皇室早就提防淮南,公子虽说是以给圣上贺寿来长安,但他们心底都清楚,公子这一进长安,再想回淮南,却不容易。

老爷膝下只有公子一位男儿,绝不会放弃公子的安危不顾。

皇室心思明显,淮南心知肚明,却无法抵抗,若抗旨不尊,那岂不是正好给了皇室打压淮南的机会?

公子请命来长安,身负重任。

哪怕庆安十分信任公子,但依旧迟疑,他连长安最热闹的大街都没摸透,公子就已经得到对淮南有用的信息了?

陆含清平静地看了他一眼,知晓他在想什么:

“我来长安,一为质子,二为探究霍家虚实。”

霍家和淮南一直深交,彼此都心知对方有不臣之心,哪怕霍家忽然交权,淮南八大望族中也很多人迟疑,不相信霍家会彻底投靠皇室,必有后手。

长安和淮南相离甚远,即使消息传达不便,但霍家也一直未和淮南断了联系,这也就让淮南很多望族对霍家仍存有一丝信任。

庆安犹豫:“可来长安前,淮南那边更希望公子能劝动霍家一直成为盟友。”

哪怕霍家交了兵权,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霍家在军中的威信不是短时间内可消除,自有很多武将会对霍家一呼百应。

这封信传回去后,淮南和霍家就是彻底翻脸了。

陆含清摇头:

“可惜,如今霍家乃是霍余的一言堂,父亲他们的打算注定要落空了。”

庆安不解:“这是为何?”

陆含清耸肩,他呵呵轻笑:

“我一直以为争风吃醋只会发生在女子间,如今来长安,却让我大开眼界。”

庆安瞪圆了眸子,听明白公子的话后,他有些难以置信。

为一女子放弃宏图大业?

那日诉风楼,他守在楼下也见过霍大人一眼,能在短时间内爬上一品殿前太尉,手握禁军,几乎扼住了长安的颈喉,这样的人岂会是一心儿女情长的人?

惊讶的何止庆安一人,自陆含清进长安那日见到那副场景后,就一直隐约试探。

今日,终于无法再视而不见。

见庆安还有些迟疑,陆含清问他:

“如果霍家当真一心对新帝称臣,那你觉得他要做什么,新帝才会信他?”

庆安愣住,不解何意。

霍家交兵投诚,皇室历代多少皇帝所求之事,新帝还有不信?

陆含清低敛下眼眸,他说:

“霍家拥兵自重,朝中他一家独大的时间近乎两朝,只要是坐在皇位上的人,又岂能对他放心?”

上一篇:此去经年 下一篇:遇良缘